图片
也许此刻屏幕前的你,额间的汗珠正悄然滑落,在默默承受盛夏的热情。
但其实,你真的不必因此烦闷,因为火热的夏天,也藏着你视而不见的别样诗意。
夏天的绿意最是醉人,那青翠欲滴的草叶,像是被阳光吻过的翡翠,它们在阳光下轻轻摇曳,仿佛在陪着夏天跳一曲优美的舞蹈。
夏天的荷花最是温柔,碧波荡漾的荷塘上袅袅婷婷的粉嫩荷花,宛如水墨画家在生宣上轻轻点染的胭脂,与团团飘荡的碧色荷叶,一同绘制出最清新、最灵动的画卷。
而最打动人心的,还属夏天的凉风,“夏有凉风冬有雪”,一年四季,唯有夏天的凉风最是难得可贵,也最令人期待。
接下来,就分享一首清代冷门小诗,那丝丝的凉风,从诗中悠悠然吹了过来,让每一位读诗的你我,都感受到别样的清凉和美好。
图片
凭高四望豆花香,风送深林夏日凉。
静坐片时消暑气,人间此地即天堂。
清·张鹏翮《兴福院乘凉》
翮:念hé
张鹏翮,字运青,今属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,清代的名臣、有名的黄河治理专家。历经康熙、雍正两个朝代,也是一位难得的长寿诗人,活了七十七岁。
康熙九年(1670年),张鹏翮进士及第,自此官运亨通,一路青云直上,时人称之为“遂宁相国”。
张鹏翮工诗善文,现存诗作600余首,题材广泛,体裁多样,其诗风清新、朴实,人们通过他纯洁质朴的文字,很容易读懂他的内心世界。
红花独自娇秋色,翻笑西风拂柳条。——《秋后百日红花盛开》
禾黍儿儿愿不违,衔泥燕子绕梁飞。闺中少妇条桑去,携得盈筐趁早归。——《田家》
读起来都非常地生动形象,于清新流利中自带一股活泼的气息。
张鹏翮对后世诗歌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他的诗歌性情论,这比袁枚的性灵派主张整整早了60年。
而值得一提的是,张鹏翮曾经为三苏祠提过一幅对联:一门父子三词客,千古文章四大家。是清代三苏祠楹联中写得最好的一联,是为三苏祠楹联之冠军。
图片
凭高四望豆花香,风送深林夏日凉。
我来到远离城市的山寺之中,在山中登高远眺,看到不远处的豆田里花开如海,空气中弥漫着豆花的清香。清风吹过深林,为炎热的夏天送来宜人的清凉。
'凭高'与'深林',俯仰之间构建了山林的立体空间感。深林,这个词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王维'返景入深林'的悠远禅意。
“豆花”与“风凉”,视觉、嗅觉、触觉上的多维度描写,便有了王维诗中有画、画中有诗的美学意象。
诗人没有选取什么高大上的名花,也没有选取人人爱慕的夏日荷花,而是选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农家豆花,体现他作为清代官员“很接地气”的审美取向。
静坐片时消暑气,人间此地即天堂。
我在古寺静静地坐了片刻,顿时觉得浑身的暑气如潮水般褪去,这其间的清凉感,真让人感觉胜过人间天堂。
读着这两句,短短十四个字,恰似推开一扇斑驳的山门,将我们引入一方超然物外的清凉圣地。
这里有参天的古木、斑驳的苔藓,清脆的鸟鸣,变幻的光影,还有那穿林而来的风,带着千年古木的幽香……
这些诗人虽然没有进行过多的细节描写,但是却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,将每一个读诗的人都浸润得身心通透,倍觉清凉。
读着这样一首小诗,你会有一种感觉,写诗或许也不是难事,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语言,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见解,或许发自内心的语言,本身就是一首诗。#夏天#清凉#清诗#古诗词
图片
图片
文 / 青荷闲潭原创
图 /青荷闲潭,请勿商用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创同配资-最安全的股票配资网站-上海股票配资平台-散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